新华社西宁3月14日电 在平均海拔将近三千米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上,一片片光伏板汇成的“蓝色海洋”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耀眼光芒。
地处“世界第三极”的青海省拥有得天独厚的“风光”资源。据测算,青海省的广袤戈壁上,风能、光伏可开发量分别达到7555万千瓦、35亿千瓦。截至2023年底,青海全省电源总装机超5400万千瓦,其中太阳能超2500万千瓦。
沿着电力线路一路向东,就到了海南州那片“蓝色海洋”的“源头”——西宁市。
2022年6月8日,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,工人在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海南基地共和县100万千瓦光伏项目施工。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
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天合光能青海大基地,一块块蓝色光伏板整齐排列在标准化车间的屋顶,熠熠生辉,1536台反应炉在宽敞明亮的车间正满负荷运转。
天合光能所在的南川工业园区,不足6公里的大街两边,多个光伏企业一字排开,生产光伏组件原料的上游企业顺着大街,便可把多晶硅、单晶硅等产品送到下游客户。产业集聚,让光伏产业发展充满动能。
进入三月,西宁市室外的温度仍在零下,但在东川工业园区黄河水电公司新能源公司还原分场,工段长俞朝的头上却渗出细密的汗珠,他盯着反应炉小小的观察口,里面烧得通红的硅棒正在10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中缓慢“生长”。“我们将原料气体缓慢加入反应炉,在高温环境下,细细的硅芯就会慢慢变粗,就好像树苗长粗一样,等到几十个小时之后,‘树苗’长成‘大树’,硅棒就制成了。”俞朝说,硅棒生产出来后,要经过破碎、拉晶、切片等环节,最终才能变成光伏板上以及各种电子元器件中用到的多晶硅原材料。
“不管是拉晶还是切片,甚至是更下游的电池、电路板,西宁目前已构建起垂直一体化光伏制造产业链,而且正在向相关领域进一步延伸。” 西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芦彬说,2023年,西宁市光伏制造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8.7亿元,同比增长26.9%,高原光伏产业正大踏步前进。
不管是塔拉滩上的光伏板“海洋”,还是西宁工业园区里火红滚烫的硅棒“树苗”,近年来,青海由光伏、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入手,铺就青藏高原上的绿色发展之路。
2月29日,工人正在查看还原炉内的硅棒生产情况。新华社记者 解统强 摄
今年2月底,几位国外采购商基于前期多晶硅产品的优异品质,再次造访亚洲硅业(青海)股份有限公司,希望增加出口订单,继续加大双方合作力度。
近二十年来,以亚洲硅业等企业为代表的我国多晶硅生产商,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,较短时间内,在规模、成本、工艺、能耗、环保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近两年,随着下游需求的转变,亚洲硅业扎实的技术积累与生产优化也迎来了进一步的回报,同时获取了国外客户的信任。
多晶硅产业的发展只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。从早期光伏原料、市场和设备“三头在外”,利润主要为来料加工出口,到现在全球80%以上的光伏组件来自中国,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由“跟跑”“并跑”向“领跑”的跨越,一轮轮创新热潮涌现,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升,中国制造的光伏组件享誉海内外。
这是2023年2月8日拍摄的位于西宁市甘河工业园区的亚洲硅业(青海)股份有限公司厂区。新华社记者 解统强 摄
亚洲硅业(青海)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梁哲介绍,从出口东南亚到欧洲,立足高原,展望全球,青海的绿色产业正在积极融入国际市场,“出海”成了光伏产业企业家们口中经常提到的热词。
西宁海关数据显示,2023年,青海省“新三样”出口势头强劲,其中以太阳能电池、锂离子蓄电池、电动载人汽车为主的“新三样”产品出口2.4亿元,同比增长两倍,占同期青海省出口总值的8.2%,提升4.8个百分点。贸易“朋友圈”从欧洲拓展到中东、中亚、南亚等地区,青海的绿色能源产业正在加速向国际化迈进。
策划:陈凯
统筹:于卫亚、曹晓轩、史卫燕
记者:史卫燕、王浡、解统强
海报:卡娅梅朵